我在北京时候的一天晚上,接到一个电话,是一个外地(dì )的读者,说看了我的(de )新书,觉得很退步,我说其实是我进步太多,小说就是生活(huó ),我在学校外面过了(le )三年的生活,而你们的变化可能仅仅是从高一变成了高三,偶像从张信哲变成了(le )F4而已,所以根本不在(zài )一个欣赏的层次上。我总不能每本书都上学啊几班啊的,我写东西只能考虑到我(wǒ )的兴趣而不能考虑到(dào )你们的兴趣。这是一种风格。
我说:这车是我朋友的,现在是我的,我扔的时候(hòu )心情有些问题,现在都让你骑两天了,可以还我了。
我刚刚(gāng )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(shì )情,问:你见过有哪(nǎ )个桑塔那开这么快的吗?
当我看见一个地方很穷的时候我会感叹它很穷而不会去刨(páo )根问底翻遍资料去研(yán )究它为什么这么穷。因为这不关我事。
这首诗写好以后,整个学院不论爱好文学(xué )还是不爱好文学的全(quán )部大跌眼镜,半天才弄明白,原来那傻×是写儿歌的,第一(yī )首是他的儿歌处女作(zuò ),因为没有经验,所以没写好,不太押韵,一直到现在这首,终于像个儿歌了。
这样的感觉只有在打(dǎ )电子游戏的时候才会有。